環球軟件為客戶提供從IT基礎設施構建到客戶業務應用全生命周期的建設咨詢,同時,提供業務、數據、應用和技術藍圖,為客戶的信息化建設提供中長期規劃,面系統地指導信息化建設,以滿足其可持續發展需要
環球軟件通過在業內大量項目的管理案例,培養了一支具備高度客戶服務意識的項目管理團隊,并通過內部專業化的項目管理體系予以指導、規范與監控,為用戶提供客戶化的項目管理服務,致力于在整個項目管理過程中交付高質量、高客戶滿意度的交付物,最終實現項目目標。
環球軟件提供基于服務器、軟件、硬件、存儲、網絡于一體專業服務,系統集成服務能夠幫助客戶解決現有問題,并針對現有平臺架構進行優化。環球軟件承攬了多項系統集成工程,建立了一整套高級的工程管理體制,在系統集成工程的管理和施工方面,積累了豐富的經驗。
環球軟件致力于為廣大客戶提供完善的軟件開發服務。我們提供強大的技術研發團隊,完善服務貫穿整個開發過程,包括:需求分析、產品設計、軟件開發、測試、交付等。環球軟件擁有通過CMMI-5級認證的軟件開發成熟度模型,通過采用“大物移云智”技術,協助客戶加速新產品開發或升級產品的推出,并保證質量,有效管理開發成本,從而助力客戶實現業務目標。經過多年的經驗積累,公司已經形成了一套成熟的軟件項目開發流程和質量保證體系,保證了軟件開發的有效性。
環球軟件對用戶現有的信息系統基礎資源進行監控和管理,及時掌握網絡信息系統資源現狀和配置信息,反映信息系統資源的可用性情況和健康狀況,創建一個可知可控的IT環境,從而保證用戶信息系統的各類業務應用系統的可靠、高效、持續、安全運行。
保障“售前、 售中、售后”一體化、全過程的服務是我們的宗旨。擁有多年技術服務經驗的技術支持團隊,400呼叫中心提供7*24小時不間斷服務響應,快速響應并全方位地為您解決問題,讓您無后顧之憂。
最近,國家衛生健康委基層司在山東省壽光市召開2025年基層衛生健康綜合試驗區建設工作推進會,交流典型做法。
據悉,壽光市基層衛生工作案例作為全國衛健領域唯一縣級典型,入選第六批全國干部學習培訓教材;基層衛生高質量發展的經驗做法作為經典實踐案例,入選中組部干部履職通識課程。
濰坊壽光位于山東省中北部,濰坊市境西北部,渤海萊州灣西南岸。其總面積2072平方公里,轄14處鎮街、1個省級高新區,共有968個行政村、110萬戶籍人口。2024年,地區生產總值達到1081.9億元、居全省縣域第4位,金融機構存款余額達到1944.4億元、居全省縣域首位。
濰坊壽光現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1033處,其中三級醫院2處、二級醫院11處、鎮街衛生院16處、村衛生室488處,共有病床8800多張,衛生從業人員1.1萬多人。
國家衛生健康委基層司為什么對山東省壽光市青睞有加,認為其代表國家試驗區改革新風向呢?壽光市提出了實施“四位一體”集成改革,高水平建設基層衛生健康綜合試驗區。
壽光市委書記李鵬分享試驗區建設經驗
實力派縣醫院帶頭
打造醫共體建設模板
壽光市圍繞“縣級強、鎮級活、村級穩、上下聯、信息通”,優化衛生資源配置,積極打造城鄉均衡、覆蓋全面、功能完備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。
首先,其發展思路向均衡轉變。把全縣醫療衛生資源作為一個整體,組建人民醫院、中醫醫院2個緊密型縣域醫共體,穩妥推進“十個一體化”建設,努力打造省級醫共體建設樣板縣;各醫院全部設體重管理門診,二級以上綜合醫院設有兒科門診;全域醫療機構實施6S管理,群眾診療環境和條件得到顯著改善,基本實現城鄉居民無差別就醫。
其次,診療能力向特色攀登。組建高血壓、糖尿病等12個專科聯盟和醫學影像、精準醫學、遠程心電3個中心,積極發展重癥、腫瘤、心腦血管等臨床重點專科,建成國家級重點專科1個,省市級重點專科59個。人民醫院是全國首批達到縣級醫院綜合服務能力推薦標準的300家醫院之一,也是首批入選全國“千縣工程”綜合能力提升的縣醫院,精準醫學檢驗中心省內同級領先,年開展心臟及各類介入手術5100多例;中醫醫院承擔全省“中醫五個全科化”試點,40%以上的科室躋身省級中醫重點專科,在全省二級中醫醫院績效考核中獲得第1名。
最后,基層基礎向提質用力。大力實施醫療衛生強基工程和名醫、名科、名院“三名”工程建設,深入開展“優質服務基層行”活動,有8處衛生院達到推薦標準、7處衛生院參照二級醫院管理,建成縣域醫療服務次中心4處,圣城街道衛生院入選“省中醫特色衛生院”,成功創建為國家級糖尿病規范化管理“三星門診”。累計投入9000多萬元大力更新診療設備,衛生院全部配備CT、4處配有核磁共振,與濰坊市人民醫院共建15處基層專病中心,建成市級基層特色專科28個,滿足了群眾“小病不出村、常見病不出縣”的就醫需求。
單病種群體管理為抓手,
六成常住人口簽約家庭醫生
該地創新“醫防融合化”機制,打造整合型全健康管理體系。其以實施單病種群體管理為抓手,積極搭建以全人群為基礎的整合型分級診療體系。
首先,建立“醫+管”健康管理架構。成立壽光市健康管理學院,鎮街衛生院全部建有“慢病健康管理中心”,以“三高六病”人群為切入點,由專科醫生團隊制定單病種群體管理指南,基層醫療機構實施醫防融合標準化流程服務,做到“一管到底”,每半年對衛生院、衛生室開展一次醫療服務能力評估,基層群眾高血壓、糖尿病規范管理率和控制率均提高10%以上。
其次,構建“醫+治”分級診療格局。充分發揮衛生院作為單病種群體管理工作的延伸作用,由全科醫師負責首診患者和協調會診,縣級醫院負責質控指導和雙向轉診,持續為基層群眾提供慢病管理、監測服務、常規檢驗、康復護理等“六個不出村”服務。目前,通過“不出村”方式為群眾開展各類健康服務54.1萬人次,并將28.6萬人納入單病種群體管理,實現了專業醫療資源和鎮村醫療機構的無縫銜接。
最后,開展“醫+防”融合發展模式。合理劃分健康管理網格,配備1156名網格員和620支家庭醫生團隊,借助移動云構建健康宣教“云平臺”,積極開展“千萬家、有醫靠”和家庭醫生“簽約有感”行動,及時為群眾提供多元化、便民化、智慧化、標準化的“家庭醫生+N”服務,真正讓群眾感受到家庭醫生就在身邊。目前,已有65.8%的常住人口實行家庭醫生簽約,群眾健康知識知曉率、服務滿意度顯著提升。
急診急救向村衛生室延伸,
成功挽救72名患者生命
創新“鎮村一體化”機制,豐富醫療衛生服務高效供給。該地認真總結近30年鎮村衛生一體化管理經驗,在全省率先探索實行規劃建設、健康數據、業務流程、績效考核和運行保障等“八統一”的新型鎮村衛生一體化管理模式。
首先,推進服務網絡擴容。在建成“15分鐘就醫服務圈”的基礎上,近年來又投入3.2億元對稻田、古城等5處衛生院進行新建改建,新增面積10.2萬平方米;在胡營、道口等撤并的鄉鎮駐地,出資5000萬元增設6處醫療服務延伸點,確保群眾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高水平的醫療衛生服務。累計籌資1300多萬元對村衛生室實施“五有三提升”大改造,“一室一策”制定方案。全省鄉村醫療衛生服務能力提質提效東部片區現場會在壽光召開,分管副省長給予高度評價。
其次,完善服務陣地功能。出臺加強衛生室建設的意見,進一步厘清村衛生室公益屬性,明確其運行費用由衛生院承擔;在全省首家拓展村衛生室診療服務并納入醫保報銷,村衛生室全部實現醫保“村村通”,基層衛生發展活力不斷增強。大力推廣中醫適宜技術,衛生室均可開展4類6項中醫藥技術操作,52處衛生室設置了“中醫閣”;60%的村衛生室接入“心電一張網”系統,啟用17個月來累計上傳心電圖4.2萬多份,成功挽救72名患者生命,推動遠程醫療、急診急救不斷向村衛生室延伸。
再次,提升服務隊伍能力。組建全省縣級首家“衛生健康發展研究中心”,成立390多人的“壽光籍杏林專家聯盟”,連續舉辦兩屆“故鄉行”活動,固定每周四線上開展“杏林大講堂”,讓廣大醫生不出縣就能學到前沿知識。分專業舉辦62場“杏林論健”大比武,以賽促學、以學促練,先后培養出省市級名醫、名中醫53名,96人次在市級以上學(協)會兼職主委、副主委。實行“千名醫護下鄉村”機制,選派380多名城區醫院業務骨干到基層開展幫扶,成立“莪華中醫培訓學院”,對基層醫療機構醫務人員進行常態化專業輪訓,鄉村醫生執業(助理)醫師占比達65.7%。
最后,健全服務保障機制。開展“院長提標富腦”行動,先后組織1700多人次到湖南、上海等知名醫院學習先進管理經驗,制度化組織各院長到濰坊市人民醫院集中學習培訓,持續借力發展、借智突破。制定基層衛生高質量發展十條意見,系統推行人事薪酬分配等“一攬子”改革,廣泛評選衛健榜樣、擔當作為好書記、敬業奉獻好黨員等先進典型,結合醫師節、護士節等主題節日,舉辦系列慶祝活動,激發了醫護人員干事創業的內生動力。
搭建縣域健康大數據平臺,
實現全民全周期精準健康管理
創新“診療數字化”機制,搭建全生命周期“健康大腦”。該地聚力打造“數字健康大腦”,利用云計算、大數據等技術,為群眾提供更加精準的健康管理,讓“醫療洼地”蝶變為“幸福高地”。
首先,健康數據一口匯聚。投資3000多萬元在各級醫療機構布設智能終端2600多個,整合衛健、民政、公安等部門構建了縣域健康大數據平臺,450萬份病歷數據、230萬張影像數據和7600多名醫衛人員能力數據,自動上傳匯總、科學分析共享,日交互數據量達8.2萬次以上,實現了全縣衛健系統“一屏知家底、一網全監測、一鍵達基層”。
其次,信息賦能一鍵助醫。依托“數字健康大腦”,開發建設了互聯網醫院、智慧藥房、分娩人臉識別等25項子系統,實現了相關檢查信息互通、檢查結果互認、遠程會診協作。借助DeepSeek模型動態整合居民健康數據,陸續推出AI動態心電、AI互聯網問診、AI輔助診斷等模塊,成功上線智能醫護助手。系統整合全量醫療數據與縣域房屋、蔬菜大棚等11類地理實體資源,打造了全國首個基于GIS地圖的醫療衛生整合型服務體系“智慧健康地圖”,相關做法被國家衛健委、省衛健委發文推廣。
最后,智慧應用一體惠民。創新開展就醫、出生、身后3個“一件事”便民服務,積極推廣互聯網醫院、床旁結算、診間結算等智慧應用,讓數據多跑路、患者少跑腿。在有條件的衛生室設置24小時不打烊的“智慧藥柜”,加快建設基層醫療機構區域統一結算平臺,縣鎮兩級公立醫療機構全部接入“云影像”,醫學影像數據云存儲、數據質控、數據共享、業務協同和患者數字影像實現了跨院、跨區域調閱,每年可節省費用500萬元以上。
保持聯絡
合作一下
關注環球
回到頂部